[40]从下巨虚复斜向后,上行,在足外踝上八寸,□骨外廉陷中, [41]从丰隆内循下足腕上,中行陷中,解溪穴也。[3]宜从春向东,夏向南,秋向西,冬向北,四土旺月向四维, 以迎生气,本乎天理,顺其自然为是也。
[21]从三焦俞行十四椎下,与脐平,去脊中二寸,正坐取之,肾俞穴也。[6]从尺泽穴下行腕前,约纹上七寸,上骨、下骨间陷中,孔最穴也。
【注】[1]白翳黄心内障,四边皆白,中心一点微黄色,隐在黑珠内,映出珠外 [2]乃肺肝风热,流入于眼,频频下泪涩痛,致成此证,宜服坠翳散。[17]黑者,黑翳如珠也。
此当两股之中横骨两头之处,俗名髀缝。初起小如芡实,大如棋子,燎浆水疱,色赤者为火赤疮;若顶白根赤,名天疱疮。
[2]法当先导怒气,勿积于肝,则肝可以无伤,然后饮以利药,以破恶血[1]提者,谓陷下之骨,提出如旧也。变绿白色,名曰绿风。
(此以巨骨上陷中而言,即天突穴处。[8]从冲门入腹,属脾络胃,循行府舍、腹结、大横、腹哀、食窦、 天溪、胸乡、周荣、大包等穴而上行咽喉,侠咽,连舌本,散舌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