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病又有脉证之相应者,有不相应者,有病久而重感于新病者,有外感风寒,而复内伤五志,病不以次入而乘传者,故当详审其受病之因,所病之苦,察其志意得失,神气存亡,饮食嗜欲,居处房劳,参合脉证,以意逆之,然又不可惑于病家之言而无果断也。如此六证,若究省不到,不敢急下,故病此者,鲜有能生之。
故曰∶有余者泻之,不足者补之。故虽中医,疗疾常愈。
是以治痘有寒热温凉之方,有功解补泻之法。而有肺金之燥,燥湿之相济也,是以脾喜燥而肺喜润。
病满痛者,有入腑干脏之分,有缓急轻重之别。盖酒随卫气先行皮肤,先充络脉。
阴阳不谬,而后寒暄无不投。是故已疾而不治,所以为医家之法,未病而先治,所以明摄生之理。
头痛者,浮大则安,短涩则危。如君、相二火司岁,则收取姜、桂、附子之热类。